【車輛新知:自排變速箱的過熱保護模式】
→ 【車輛新知:自排變速箱的過熱保護模式】 | ||
由於自排油在扭力變換器中要不停地翻攪去作傳動,因此愛車上路沒多久,它就變得很燙,如果不給它冷卻降溫的話,自排油就無法正常執行潤滑機件、作動控制組件及傳送引擎動力等三大任務,而自排變速器也就很快會損壞報銷了。所以自排車一定有自排油的冷卻器,有的車與引擎主水箱整合在一起,有的車則使用獨立的冷卻器。 由於自排變速箱修換起很貴,有的自排車為了保護自排,就在自排的電腦控制軟體設下了過熱保護模式,一旦發現自排油冷卻系統故障,造成自排油溫過高的話,自排馬上轉變成保護模式,引擎及變速箱的性能將大幅下降:引擎轉速受到限制拉不高,也就是會發生油加不上的狀況,而自排會鎖檔,譬如說固定在3檔或2檔,會讓你感覺車子好沒力。這時車輛性能下降到「會動」而已,讓你可以開回家或進廠修理,其目的是不讓自排油溫繼續升高,來保護自排使它不致嚴重損壞。 我朋友的自排車,曾有一次在進入保護模式後,沒有立刻靠邊停車降溫,反而猛踩油門拉轉速,企圖讓變速箱可以換檔,結果導致自排嚴重損壞到掛點,花了不少錢作大修。所以在此奉勸大家,一般的自排車儀錶板上是沒有自排油溫度顯示的,假如行駛途中愛車儀錶板突然出現警告閃燈,車速也變慢下來,加油變得很遲鈍的話,那就代表自排進入保護模式了!這時如果是跑平路,那麼可以不要急,提高警覺慢慢將愛車開到修車廠或回家。如果前面還有好長一段山路要爬,那最好就靠邊停車等待救援,不要繼續前進了,否則是要付出大修自排或引擎代價的。 除了自排油過熱會引起自排保護模式之作動外,自排電腦控制系統發生故障,自排也會進入保護模式。在路上如踫到這種狀況,千萬不要莽撞,亂排檔、猛加油,你只要打開緊急閃燈,慢慢開車,注意行車安全,是很容易脫困得救的。
|
→ 【只要晚上開大燈、開冷氣,就會聽見吱…的尖叫聲】 | ||
今天的節目時間我要來答覆聽眾馬先生所問的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我的愛車,已開了六年多,現在只要晚上開大燈、開冷氣就會發出吱…的尖叫聲,這是皮帶的問題嗎? 當引擎負荷增加時,會聽見吱吱的尖叫聲,例如開冷氣帶動冷媒壓縮機、開大燈帶動發電機、排入D檔位帶動自排、轉動方向盤到底帶動動力泵浦等等,通常是皮帶太鬆,在皮帶盤上打滑的現象。 你可以自己DIY作個檢查:首先用手指去按一按皮帶,如果皮帶下陷度超過1公分以上,那就表示皮帶太鬆了,將之調緊,應該就可以解決尖叫聲的問題。如果皮帶還很緊,那麼看皮帶磨邊是不是磨得太亮、太光滑了?是的話,就得更換皮帶了。如果皮帶看起來很舊、很髒,有裂紋或起毛邊,而且已經有好幾年都沒換過皮帶,那麼不妨就換根新的皮帶,因為再用下去,不只加油有吱叫聲,皮帶還很容易會突然斷掉,讓你掛在路上。如果皮帶蠻新的,也上得很緊,一加油還是會打滑尖叫,那麼可以到汽車百貨行或大賣場買一罐皮帶止滑劑,對準皮帶盤槽來噴,通常一噴就會見效,吱叫聲馬上就會停止。假如皮帶換新了,止滑劑也噴了,還是無效的話,那就不是皮帶打滑的問題,有可能是皮帶盤軸承磨損了,或是上下皮帶盤不正,造成皮帶偏磨了,這當然就得進廠檢修了。 馬先生第二個問題是:一般車上隔熱紙的壽命大概可撐幾年?前擋風玻璃是否也要貼隔熱紙呢? 為了行車安全起見,前擋風玻璃最好是不要貼上隔熱紙,因為貼了之後會影響前擋的透明度,那麼在光線比較暗時,會影響到行車安全。隔熱紙的壽命長短要看它本身的材質及品牌,一般來說隔熱紙的壽命都蠻長的,倒沒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如果看到隔熱紙因太陽光長期照射開始產生氣泡了,或是已經出現很多刮痕了,或是已經模糊不清影響視線了,那就差不多該更換隔熱紙了。
|
→ 【聽朋友說加裝逆電流能夠達到省油、扭力增加、油門反應提升、及音響音質提升等功效,是真的嗎?】 | ||
首先解釋一下什麼是逆電流?所謂逆電流應該是日本一個叫做逆電流制御的汽車用品簡稱而來的,它是一種為了彌補汽車電瓶電壓穩定性不足所設計的電子產品,我認為應該正名為「電瓶電壓穩定器」才對。 逆電流這種產品內部通常具有電容的配置,主要功能在於穩定電瓶的電流,當車上電裝用品電流負載變大產生不足時,它可馬上放出所儲存的電流來穩定,就好像洞庭湖有調節長江水流量的功能一樣。與先前流行的負極接地線比較起來,是較積極的做法,因為負極接地只是消極地讓全車電流迴路順暢,而逆電流卻是主動彌補因電流大量消耗所造成電壓降低。 電壓是否穩定對現代汽車而言是極端重要的,因為電壓穩定,噴油控制電腦對感應器輸入訊號的讀取和對噴油嘴的管控自然就會比較穩定,火星塞那邊也可跳出強而有力的火花,這樣噴油和點火就可以處在比較良好的狀態,引擎就會有較佳的燃燒,馬力和扭力自然而然就可增加,油門的反應就會比較靈敏,行車起來當然也就會比較省油。車上娛樂音響等設備在音量開大時,電流消耗量是很大的,有逆電流作電流的增補,當然就會有音響音質和輸出功率提升的功效。 不過逆電流並不會帶來額外的能量來幫助愛車,對新車或電壓本來就很穩定的車子來說並不會有太多的助益。但對發電機、電瓶及電路已經老化,導致電壓不穩定的老車子而言就必較有功效了。到底愛車值不值得去加裝逆電流,我的看法是:
|
→ 【避免車禍的提醒】 | ||
據警政署統計,公元2000年台灣地區共發生各類道路交通事故165053件,造成3388人當場死亡,66687人受傷,如依衛生署含延後死亡的統計則為5420人,車禍真是可怕!今天再來談談一些避免車禍的提醒:
|
→ 【煞車踏板踩下去不會很低,但感覺煞車效果很差,為什麼會這樣呢?】 | ||
我的愛車行駛中煞車踩下去煞車踏板不會很低,但感覺煞車效果很差,為什麼會這樣呢? 踩煞車時感覺踏板有點硬,沒有彈性,這很可能是動力輔助煞車的真空供應不良所致。現代車上都有一個倍力煞車器來作煞車的動力輔助,讓我們只要輕輕一點煞車踏板,就可以幫我們多用力去作動煞車總泵來產生足夠的油壓,愛車的煞車也就變得很靈很有效。倍力煞車器裝在煞車總泵及煞車油壺的後面,它是一個圓鼓型的東西,有軟管與引擎進氣管路連通。利用引擎發動後的真空吸力與大氣壓力的壓力差來動力輔助煞車踏板去推壓煞車總泵。 如果倍力煞車器的真空軟管有破裂或脫落的話,引擎進氣的真空供應就會斷了氣,倍力煞車器就會失效,我們右腳踩下煞車踏板時,就會感覺好硬好硬,要踩得很用力才能煞住車子。 你可以先去檢查倍力煞車器上的真空軟管有沒有破裂、漏氣、脫落或接頭沒有上緊?如果只是接頭處有裂縫,而管子還夠長,那麼可以把破裂段用剪刀剪斷,再套上倍力煞車器的接頭上緊。假如外接軟管沒有問題,也換新了,而且用大拇指抵住真空軟管開口處,在引擎運轉下,感覺有很強的吸力,那就表示真空的供應沒有問題,毛病是出在倍力煞車器裡頭。因為倍力煞車器中的膜片有破裂,或氣管有堵塞也是會使倍力煞車器失效的,那就得更換倍力煞車器了。 我們平常如何鑑定愛車倍力煞車器是否工作正常呢?教大家一個撇步:上車未發動引擎前,先踩放、踩放煞車踏板幾下,然後踩緊煞車踏板不要動,接著發動引擎,如果倍力煞車器是良好的,你腳那邊就會感覺煞車踏板會往下沉,假如踏板毫無動靜,那麼倍力煞車器那邊可能就沒有真空吸力的作用了,那可照我剛才所講的步驟去檢查引擎真空的供應是否失效?倍力煞車器本身是否有問題?
|
→ 【避免車禍的提醒 Part 3】 | ||
|
→ 【如果只更換車後輪的兩支避震器,而前輪兩支不換,會不會有問題?】 | ||
如果只更換車後輪的兩支避震器,而前輪兩支不換,會不會有問題? 好,如果前輪避震器的狀況還良好的話,是沒有必要更換的。如何確定前輪避震器是否良好呢?可作動態及靜態測試,動態方面可在下高速公路的彎道上體會,如果感覺到車身比以前左右傾斜厲害得多,而且左彎、右彎傾斜的程度不一樣,那就可能前輪有一根避震器變得太軟失效了。在靜態測試方面,可分別用雙手用力壓下左右車頭葉子板靠近頭燈的地方,如果發現葉子板往下沉,彈上來一次就不再往下沉的話,那避震器多半是OK的。 接著我想來談談避震器的功能,愛車的CUSHION懸吊系統的主要機件是彈簧及避震器。彈簧最主要的功用是利用其可壓縮的彈性來吸收行經不平路面的震動,既然有了可消除震動的彈簧,那麼又要避震器做什麼呢?很簡單,因為如果沒有避震器的話,那我們坐在車上就等於坐船一般,路過一個坑洞,我們就會在車裏上下搖呀搖,搖到外婆橋,搖得我們都暈船了。避震器是用來扯彈簧後腿的,當彈簧向上彈時,避震器就往下拉,而當彈簧向下運動時,避震器就往上提,如此彈簧上下震盪沒兩三次,就被避震器給擺平了,我們坐在車上就不會再顛簸了。此外車子在過彎時,假如沒有避震器的抑制彈簧的彈跳,輪胎就會因為彈簧的上下震盪而喪失抓地力,車身也會左右搖擺傾斜得很厲害,也就沒法順利以高速過彎了。 一般玩車的人,都會把後輪懸吊避震器的阻尼係數調高,也就是讓後輪懸吊變得比較硬。一方面在緊急起步,車重心往後移的時候,可以減少後輪彈簧的壓縮時間,可以讓後輪直接推動底盤往前衝而搶得先機。另一方面車子轉彎的時候左右側傾會比較少,操控路感會比較直接。不過避震器太硬了,懸吊減震效果就會比較差,當然就得犧牲乘坐的舒適性了!
|
→ 【汽車專有名詞解釋:最大馬力】 | ||
買新車我們去汽車專賣店,都會看到展示車並拿到該車型錄,通常在型錄的最後一頁都有一個規格表,在引擎這一欄中你會發現列有「最大馬力」的數據,例如136ps@5250 rpm;這是指引擎以每分鐘5250轉運轉時,可輸出136匹的最大馬力。 馬力英文叫做horsepower,我們把它翻成馬力,應該是馬作功能力的簡稱,實際上,它並不是個力,而是功率,也就是作功的能量除上時間。相傳,馬力是由18世紀蒸氣機之父瓦特所定義的,他在煤礦場看到馬由礦坑將煤炭利用滑車拉上來而得到靈感,他估算一匹馬平均一分鐘有22000呎磅的作功能力。再將之放大1.5倍變成33000呎磅來作為蒸氣機及其他機器作功能力的單位,也就是說這部機器如果有每分鐘33000呎磅的作功能力,就相當於有1匹馬的作功能力。按瓦特這個馬力的定義,我來試算一下我們人有多少馬力的作功能力?假如你太太有50公斤重,坐在一個輪子滾動摩擦係數為0.02推車上,然後你可以每小時5公里的步行速度拉著推車走,則你可發揮大約0.05匹的馬力。以此觀之,我們人力是蠻渺小的! 汽車引擎的馬力是扭力和轉速的乘積,引擎在馬力試驗機上要先測量引擎的扭力和當時引擎的轉速,有了這兩個數據,再經過計算才能得到馬力。以轉速變化作基準,作了好幾次測試之後,就可畫出引擎馬力和轉速的關係圖,圖上曲線會顯示:引擎馬力剛開始是與轉速成正比的,但到了一個頂點之後,轉速再增加,馬力反而下降了,這一個馬力的頂點峰值就稱為最大馬力。 最大馬力大而且相對應的轉速高,通常就象徵這輛車子會有比較高的極速,例如可飆到290公里的法拉利F360 Spider,她的最大馬力是380匹,對應轉速是8250轉。如果你想買一輛可以飆到很高速度的跑車,那麼不妨將各車規格表中的最大馬力除以車重來作比較,一般來說單位車重馬力值愈大者,極速就可飆愈高。 |
→ 【車子已開了五萬公里,已清過噴油嘴,也調過點火正時,但感覺還是比以前耗油得多,請問這是什麼原因?】 | ||
我有一部1500cc自排車,已開了五萬公里,已清過噴油嘴,也調過點火正時,但開了一段時間之後感覺還是比以前耗油多了,請問這是什麼原因? 好,一般來說愛車油耗會比以前增加的因素:一是開車的地區改變了,例如現在比以前多跑市區或山路,如果你的駕駛區域沒有改變,當然就可以排除這個因素。二是引擎噴油過多,造成油氣混合比過濃,燃燒不完全,你就得多踩油門才能達到車子原有的性能,這樣愛車當然就會變得比較耗油了。噴油嘴堵塞造成噴油2266或者點火正時不對,都是會造成燃燒不完全,而使油耗增加的,你已清過噴油嘴,也調過點火正時,仍然無效,那就表示它們不是油耗增加的因素。 可能的原因我再來分析一下:
|
→ 【汽車專有名詞解釋:最大扭力】 | ||
我們每天都會在不知不覺中使上「扭力」而不自知,試舉幾個例子:用手轉動門把來開房門;轉動水龍頭的旋鈕來放水;腳用力蹬自行車踏板好讓車往前走;開車過彎用手扳轉方向盤;要用果醬塗麵包必須先用手轉開瓶蓋等等。舉凡用力之後造成旋轉運動的使勁都叫做扭力。扭力是英文“Torque”的翻譯,事實上翻得並不甚貼切,因為將之冠上了“力”的字眼,以致於造成大眾對它的誤解,以為跟一般的拉力或推力一樣都是力,其實扭力相當於做功或能量的概念,它是一個計算值,等於力乘上力臂(即力到旋轉中心的垂直距離),它要比一般的拉力或推力多一個距離的單位。也就是說其大小除了視施力大小之外,尚要看這個施力離中心有多遠;舉小朋友常玩的翹翹板為例就很容易理解:體重比較輕的小朋友要坐得離翹翹板中心支點遠一點才能將對邊比較重的小朋友舉起來。 當我們選購新車時,業務代表會拿出型錄給我們參考,上面會有一張性能諸元表,在引擎部份你會看到最大扭力的數據,例如:18.8 Kgm @ 4600 rpm。您看了這些數據之後,不知是否真正明白它所代表的涵意?對車子有何實質的影響? 扭力和馬力的關係有如100公尺的短跑比賽,扭力象徵選手起跑那一霎那的腳勁爆發力,想要獲得冠軍除此腳勁要強之外,在賽跑途中還必須有愈跑愈快的腳程,而維持此腳勁和腳程速度的能力就可比喻為馬力。 產生最大扭力的引擎轉速是一個選車的重要參考數據;如果您是城市遊俠、經常要在市區行車,或者您是千山我獨行的狂士、經常要涉水越野,那麼我建議您最好選用在低速(例如每分鐘三千轉左右)就能發出最大扭力的引擎;如果您是賽車勇士,想要有驚人的加速力、超人一等,那麼我建議您選用在高轉速產生高扭力的引擎(例如在每分鐘五、六千轉以上產生最大扭力者)。 |
→ 【我是營業車,已跑了十二萬公里了,行駛時右前輪會發吱吱叫聲,但緊急煞車時不會偏向,毛病還是出在煞車系統嗎?】 | ||
我是營業車,才開兩年多,已跑了十二萬公里了,現在車子行駛時右前輪會發吱吱叫聲,但緊急煞車時不會偏向,在換過煞車皮及煞車碟盤後又跑了五、六千公里了,毛病還是出在煞車系統嗎? 愛車行駛時右前輪會發出吱吱叫聲的可能原因我分析如下:
我車子原本是燒95無鉛汽油的,後來改燒98的,在使用了一段時間之後,先是火星塞壞了,全部換新之後,過沒多久節氣閥又壞了,請問這與改用98汽油有關嗎? 照理說由燒95汽油改用98汽油,抗爆性提高了,如果油的品質是沒有問題的話,引擎發生爆震敲缸的機會是應該變少的,對引擎的機件反而有保護的作用。除非是因油品問題或因噴油及點火的電腦控制有問題,使得燃燒溫度過高而把火星塞燒壞了。而節氣閥之損壞也應該與燒什麼號的汽油無關,除非油品有問題或電腦噴油及點火失控,造成回火而將節氣閥沖壞。 基本上92、95及98汽油是同一種汽油,其等差異只在抵抗爆震的性能及價格。假如愛車引擎並沒有爆震的現象,那麼你改燒高一號的汽油並不會帶來馬力增加或省油的好處,只是多浪費新台幣而已。
|
→ 【開雪山隧道應小心注意的地方】 | ||
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已經全線通車了,由南港到頭城段約31公里,而貫穿雪山山脈的雪山隧道就長達12.9公里佔了42%的距離,號稱世界第5長,東南亞第1長的公路隧道。今天就來談談開雪山隧道這麼長的黑洞應該小心注意的地方:
|
→ 【我的車才開了一年多,剛換過電瓶,發現怠速有點問題,在靜止狀態中打方向盤轉速就會降得很低,甚至會低到快熄火,這與電瓶有關嗎?】 | ||
我的車才開了一年多,剛換過電瓶,電瓶更換之前都很正常,但換過之後,發現怠速有點問題:車子發動之後都很正常,但在靜止狀態中打方向盤,引擎轉速就會降得很低,甚至會低到快熄火,這與電瓶有關嗎? 有些車子在更換電瓶時會需要作電腦reset重新設定的動作,如不作可能會影響到噴油及點火的電腦控制,就會使引擎發生一些狀況。我不知道愛車需不需要作電腦的reset重新設定?你最好打電話問一下原廠,說你曾更換過電瓶,是否須作電腦的reset?如果不用的話,那麼愛車怠速失調的問題極可能就出在怠速的電腦穩定控制失靈了。因為當引擎負荷變重時,例如轉動方向盤帶動動力方向機泵浦,或是開冷氣帶動冷媒壓縮機等,都會造成引擎怠速的下降,如不作提升,怠速就會不穩,甚至會低到容易熄火。如果電腦怠速穩定控制系統是正常的話,那麼一旦怠速因引擎負荷增加而降低時,電腦馬上就會作多進氣和多噴點油的動作,讓怠速回復。 愛車怠速失調與更換電瓶比較沒有關係,最直接有關的是節氣閥可能因積炭堵塞了,造成節氣閥在你鬆油門時,無法完全關閉,於是節氣開度感應器中的怠速控制接點就無法接觸,電腦就不知該去作怠速的提升穩定控制了。因此我建議你可先去作節氣閥總成的積炭清除,並檢查一下節氣閥開度感應器的電路是否正常? 也許你會問節氣閥總成那邊只有空氣流通,怎麼可能會有積炭存在呢?這主要是油氣混合比有時難免會過稀或過濃,在汽缸中的燃燒就會比較慢,在進氣門打開的時候,油氣如果還沒有燒完,火焰就會回沖引擎的進氣管道,首當其衝的就是節氣閥,火焰衝到這裏熄滅了,就會在這裏產生積炭,也就是說節氣閥積炭是由回火導致的。我建議大家最好將節氣閥的積炭清除列為定期保養的重點項目,以維愛車怠速的正常運作。
|
→ 汽車新知:電子車身穩定控制系統 | ||
|
→ 【愛車法規定期檢驗常識 Part 1】 | ||
按照我國現行的規定,自用小客車含自用小客貨車,製造出廠未滿5年者免予定檢。新車買來什麼時候該作第一次檢驗,請看你的行車執照,它會註記在指定檢驗日期的那一欄中。像我91年所買的愛車就註明是96年3月31日,在這個檢驗日期的前後一個月就是檢驗期限。我發現一般車主很少會去看行照上面登載的資料,譬如說其有效日期是3年,到期就得更換行照,很多人都以為新車的行照可用5年,到第一次定檢才須更換,這是錯誤的,請大家要注意換照及定檢的日期。 愛車車齡如出廠已滿5年以上而還未滿10年的話,必須1年1驗,如車齡超過10年者,就必須半年一驗。逾期不去驗車的話,你將會被處以起碼900元的罰款,如逾期1個月以上者,還要被吊扣車牌,而逾期超過半年以上者,牌照就要被註銷掉了,所以愛車定檢是有強制性的。我以為大家應該把定檢視為對愛車的健康檢查,有了年檢的把關,我們才知道愛車在安全上是否還OK?而一旦無法過關,也要儘快地將出問題的地方確實調修好。千萬不要認為這是政府在找麻煩,或是採取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態度,只求應付過關,根本不管愛車在行車安全上是否還堪用? 現行的汽車定檢為了省時便民,檢驗有下列幾個重點:
|
→ 【我有一輛十年老車,近日發現油耗驚人,較以前多耗30%的油,回廠作引擎積炭清理及更換火星塞還是沒有用,老車是不是比較耗油?】 | ||
我有一輛十年老車,近日發現油耗驚人,較以前多耗30%的油。回廠作引擎積炭清理及更換火星塞還是沒有用,照理說老車會愈開愈省油才對啊,老車是不是真的比較耗油啊? 好,我們新車有所謂的‘磨配’階段,要過了這段磨配期間,車子性能才會愈來愈順、直到顛峰。也就是說新車剛買來時的性能和油耗表現都是比較差的,大約等到車齡1~2年就可進入黃金年代,這時車子不管是性能,還是油耗都處在最佳的狀態,但過了這個顛峰期,車況就會慢慢走下坡了,劣化的速度當然視開車習慣和保養程度而定。總之,由於機件老化、劣化的關係,老車是不會愈開愈省油的。 你的老車最近感覺在油耗上退步得很厲害,我把幾個可能的原因分析如下:
|
→ 【愛車法規定期檢驗常識 Part 2】 | ||
不知道您有沒有親自駕駛愛車去驗過車?有沒有恐懼感?有沒有找過黃牛? 其實愛車要通過定檢並不困難,只要愛車定期有作保養,車況正常的話,都可輕鬆過關,真的不用多花錢去找黃牛掮客代勞。況且為了防弊,不論是監理處站還是代檢場都是電腦一貫作業的,而且在各關卡還設下了紅外線偵測裝置以及車頭車尾的自動照相,檢驗員想要作弊是不太可能的。黃牛所能施展的只是他們對檢驗程序和場地的熟悉度,以及操控車子因應檢驗的技巧較好而已。現行汽車檢驗與開車操控技巧比較有關係的項目是前輪定位偏滑度和前後輪的煞車力。還好現在很多代檢場都有免費代駕的服務,如果你是第一次作汽車檢驗的蔡鳥,不妨可請他們代駕,這樣就可輕鬆過關了。 政府要強制汽車檢驗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維護行車的公共安全,但汽車定檢只能把關一時,而沒有辦法監督到車主虛與委蛇所產生的後遺症。我認為行車公共安全要想得到保障的關鍵還是在於車主的對行車安全的覺醒!對車主我有幾點良心的建議:
|
→ 【有聽人家說過:轎車的輪胎不論是直徑或寬度愈大愈耗油,是真的嗎?為什麼呢?】 | ||
很多人都認為愛車輪胎加寬之後可以增加抓地力,其實只答對了一半,寬胎對車子直線行駛的抓地力並沒有什麼幫助,只有在彎道行駛時,由於寬胎可有較大的變形量來抵抗離心力,會有較強的抓地力,讓你可以用較高的速度來安全過彎。除此好處之外,輪胎加寬之後對愛車的影響幾乎都是負面的:
輪胎變寬後,行駛噪音會變大,而且由於接地面積變大,接地壓力變小,雨天的排水性能會降低,車子在高速下反而容易打滑失控。
|
→ 【汽車專有名詞解釋:引擎煞車】 | ||
您知道車速和引擎轉速是有一定關係的嗎?前一陣子我去了西藏,到各景點都是坐中型遊覽車,在前擋風玻璃搶拍風景時,就發現那部車的車速錶竟然是壞的,但運將處變不驚、胸有成竹,光看引擎轉速錶就可揣摩車速多少,不怕超速吃罰單。我的愛車開到時速115公里左右時,所對應的引擎轉速大約是3000轉,因此我開二高南下時,經常是看引擎轉速錶的,只要它不超過3000轉,我就不怕超速被照相或攔下來。講這些,我是想來解釋為什麼引擎會有煞車減速的阻力作用?當你開高速突然丟油門時,電腦就會自動斷油或減油,所噴的油只能維持引擎7、800轉的怠速,而這時車輪帶動引擎,引擎被動以高速運轉,譬如說3000轉,就會形成阻力而使車子得到減速,車子就會慢下來。變速箱檔位愈低,這種引擎煞車阻力就愈顯著。 講到這裏,也許您會擔心老是鬆油門或降檔使用引擎煞車來作減速,會不會傷到引擎和變速箱啊?請大家安心,只要在降檔所允許的車速範圍內操作,是沒有問題的。也就是你最好循序降檔,在高速下,先按OD或排到3檔位,而不要一下子就打到2或1檔,以免引擎轉速一下子升得太高,造成進排氣門的機件措手不及而打壞。在機油潤滑正常的狀況下,只要引擎機件不超速運轉,儘可放心使用引擎煞車。 我們開車上路一定要善用引擎煞車來增進行車安全。尤其下長坡的時候,如果你光靠踩腳煞車來作減速的話,那就容易發生煞車失靈的危險性。現代汽車的最高速檔位都設計成為OD(超速傳動),引擎煞車的效果最差,因此走山路下坡時,光是鬆油門是無法得到有效減速的,應先降到3檔位,如果感覺車子仍然溜得很快,則排進2檔位,再視狀況踩點煞車作減速。這樣作,可以大大減少你踩煞車的次數,也才可確保煞車溫度不致過高,以免造成煞車失靈的事故。 |
→ 常見汽車故障:閃光器閃爍異常或不作動 | ||
|
確認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