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車熱車之後暫停熄火,要再發動時風扇會轉,但引但引擎卻發動不了】
loading

車博士專區
MASTER

愛車朋友大家好!今天的節目時間我要來回答聽眾問題,問題是這樣的:我有一部自排噴射車,已跑了 12 萬公里,每次熱車之後暫停熄火,要再發動時風扇會轉,但引擎卻發動不了,要等風扇停了之後才發得動,這是怎麼回事?

好,我懷疑可能是愛車的點火系統有點漏電,因為風扇轉動時它吃電蠻兇的,而當你再打馬達起動引擎時,那吃電更兇了,就會造成點火系統的電力太弱、電壓不夠,使得火星塞的火花不夠強,再加上高壓電路的漏電,當然就點不燃引擎了。還有就是電瓶的電力如果不是很充足的話,也可能造成這種狀況,因為它這時候要供應電風扇又要去打馬達,難免就可能使得點火系統的電壓過低,造成火花不夠強。

建議你先去檢查一下與火星塞及分電盤連接的高壓線,看看它外皮有沒有老化、絕緣不好的狀況,如果已使用三年以上,不妨就將整組高壓線換新,四缸引擎一共有五根線。你也可利用晚上找個較黑暗的地方,將引擎發動,打開引擎蓋,看看有沒有藍色或紅色的閃電跳火,如果有的話,那就表示高壓線發生漏電了,那麼就得將整組高壓線換新。

如果點火系統檢查沒有問題,或是已將漏電部份解決了,愛車引擎不好發動的毛病依然存在,接下來要治理的零件就是電瓶了。可在冷車引擎未發動時,用三用電錶量一下電瓶的電壓,看是否會有 12.3 伏特以上,如電壓過低,那就表示電瓶不夠力了,如果電瓶也已用了兩三年了,那麼當機立斷,就去更換電瓶。

如果電瓶問題也解決了,引擎仍然不好再發動,那就要懷疑到是不是汽油泵浦不夠力了?也許要等風扇停了,電力比較充足條件下,它才能供應足夠的噴油壓力,才能使噴油嘴噴出足夠的油料來點燃引擎。這部份自己比較不容易檢查確定,必須求助保修廠,確定後,當然就得更換汽油泵浦才能解決問題了。

我剛才有提到三用電錶,不管是修家電或修車都很管用,它也不貴,大家不妨可購置,以備不時之需。

愛車朋友大家好!今天的節目時間我要來回答聽眾問題,問題是這樣的:我有一部自排噴射車,已跑了 12 萬公里,每次熱車之後暫停熄火,要再發動時風扇會轉,但引擎卻發動不了,要等風扇停了之後才發得動,這是怎麼回事?

好,我懷疑可能是愛車的點火系統有點漏電,因為風扇轉動時它吃電蠻兇的,而當你再打馬達起動引擎時,那吃電更兇了,就會造成點火系統的電力太弱、電壓不夠,使得火星塞的火花不夠強,再加上高壓電路的漏電,當然就點不燃引擎了。還有就是電瓶的電力如果不是很充足的話,也可能造成這種狀況,因為它這時候要供應電風扇又要去打馬達,難免就可能使得點火系統的電壓過低,造成火花不夠強。

建議你先去檢查一下與火星塞及分電盤連接的高壓線,看看它外皮有沒有老化、絕緣不好的狀況,如果已使用三年以上,不妨就將整組高壓線換新,四缸引擎一共有五根線。你也可利用晚上找個較黑暗的地方,將引擎發動,打開引擎蓋,看看有沒有藍色或紅色的閃電跳火,如果有的話,那就表示高壓線發生漏電了,那麼就得將整組高壓線換新。

如果點火系統檢查沒有問題,或是已將漏電部份解決了,愛車引擎不好發動的毛病依然存在,接下來要治理的零件就是電瓶了。可在冷車引擎未發動時,用三用電錶量一下電瓶的電壓,看是否會有 12.3 伏特以上,如電壓過低,那就表示電瓶不夠力了,如果電瓶也已用了兩三年了,那麼當機立斷,就去更換電瓶。

如果電瓶問題也解決了,引擎仍然不好再發動,那就要懷疑到是不是汽油泵浦不夠力了?也許要等風扇停了,電力比較充足條件下,它才能供應足夠的噴油壓力,才能使噴油嘴噴出足夠的油料來點燃引擎。這部份自己比較不容易檢查確定,必須求助保修廠,確定後,當然就得更換汽油泵浦才能解決問題了。

我剛才有提到三用電錶,不管是修家電或修車都很管用,它也不貴,大家不妨可購置,以備不時之需。

愛車朋友大家好!今天我要來解釋什麼叫做 SUV 車? SUV 是英文 Sport Utility Vehicle 三個字的簡寫,中文可翻譯成運動型多用途車輛或運動型休旅車。早期的 SUV 車的底盤是有兩根大樑的,懸吊也採用貨車常用的葉片彈簧,車身四四方方的,非常苯重、耗油,開起來像貨車非常硬,也不舒服。但它的底盤高,牽引力強,也可四輪傳動作越野行駛,除了載人、載貨之外,還可作為拖船、拖露營車之用,所以被稱為多用途車輛。從 90 年代以來, SUV 車取代了旅行車和廂型車,成為美國家庭第二部車的首選,取其帥、強悍、實用、無往不利,而且售價高,也變成眾家車廠大賺其錢的金雞母。但 SUV 車也遭環保衛道之士不斷地批評,指責其太過耗油、浪費能源,排煙太多、造成溫室效應,而且重心過高、容易翻車或傷害轎車等等,所幸的是這些缺點近年來在各大車廠的努力下,已經有非常大的改善了。

最近又有一款進口的 SUV 新車在國內上市了,面對市場上這麼多的 SUV 車,我們該如何作抉擇呢?我有下列幾點建議: 1 、既然是運動型休旅車,在外觀造型上當然要選具都會動感型有大鋼圈、扁平寬胎的;在休旅性能上當然要選引擎動力強悍,二輪及四輪傳動容易切換的;在操控性能上當然要選具手自排,且在方向盤上可迅速以撥片換檔的。 2 、為了省油、節約能源及環保:可選變速檔位較多的,例如 6 速自排,它的齒輪比較為綿密,不但在高速公路可以跑得快而輕鬆,也會比較省油;當然也可參考能源局網站公布的數據,選擇在同級車中最省油的。 3 、為了行車安全性:則要選有較多安全配備的,例如具備 ABS 防輪胎鎖死煞車系統、 EBD 電子煞車力分配系統、 ASC 車輛運動穩定控制系統、 TCS 循跡防滑系統, HID 頭燈、 LED 煞車燈組的等等。 4 、既然是多用途休旅車,第二排座椅可 one touch 方便收折的,尾門可上下外掀的,當然是比較好的選擇。總之,訂車前如何在售價、性能、安全、省油、環保上取得平衡是需要花點時間作功課的。

愛車朋友大家好!今天的節目時間,我想教大家如何用眼睛觀察來給愛車作健康診斷的基本功。

用眼睛觀察愛車健康是否發生異狀的重點工作是去觀察引擎室及車底下的痕跡。 1 、目視引擎室中所有軟管或塑膠管有無脫落或老化萎縮、破裂或有油漬漏水的現象?有的話就要趕緊作檢修更換。這非常重要,因為日前我幫桃園縣消保官去勘驗一部火燒車,由起火點研判,極可能是汽油壓力調節器回到油箱的管子漏汽油而導致火燒車,這部車已有 8 年車齡,回油管有可能因老化而破裂,也有可能因外力因素而破裂,總之,如果經常有作目視檢查發現破裂漏油的話,就可避免火災了! 2 、機油的顏色是黃褐色或黑色,自排油及動力方向機油是紅色,水箱的水是黃綠色或紅色或螢光橘色;所以如果你看到引擎上或停車地面上有黑色油漬,那就是引擎有漏機油的跡象,如果看到有紅色油漬,那就是有漏自排油或動力方向機油的跡象,如果你看到有黃綠色或紅色的水漬,那就是有漏引擎冷卻水的跡象,但如果在地面上看到有乾淨無色的水滴流下來,這是冷氣風箱的正常排水,那沒有問題,不用太緊張!

此外是觀察引擎的排氣顏色:熱車後,讓引擎以怠速運轉,到車後排氣尾管看排煙的顏色,正常狀況下,是看不到什麼煙或什麼顏色的;如果你看到有黑煙排出,那就表示引擎怠速的噴油噴太多了,燃燒不完全而產生黑煙,那就要儘快進廠檢修電腦噴油的失常,否則愛車會很耗油,也會使引擎嚴重積炭。如果排氣尾管噴出像是小 50cc 二行程機車的濃白煙,而且聞起來蠻臭的,那就表示是引擎汽缸磨損過度或是氣門導管破裂,讓過多的機油進入了引擎燃燒室;怎麼辦呢?可先去買罐機油精加進油底殼試看看,如果冒白煙的現象沒有改善,那就得進廠請師父檢查是否須作引擎大修或報廢了。如果冬天冷車發動後,看到有白霧或水珠自尾管排出,那是正常水蒸氣遇冷凝結現象,倒不用太擔心!

愛車朋友大家好!上次節目中我談到如何用眼睛觀察來給愛車作健康診斷的基本功。今天的節目時間再來談談如何用耳朵聆聽的方式來給愛車健康作診斷。

如果在行車途中一直聽見有高頻率刮鐵片的尖銳聲響,那多半是告訴你愛車的煞車皮該換新了。很多車子在煞車皮那邊都裝有一個小鐵片,當煞車皮磨到很薄的時候,它就會踫到煞車碟盤而發出刮磨的尖叫聲。也有的狀況是當煞車皮磨得很薄時,它的上面的鉚釘就會去磨到碟盤或煞車鼓而發出吱叫聲。

如果怠速時還好,一加油就聽見吱吱的尖叫聲,那多半是引擎上的皮帶太鬆打滑的聲音,可打開引擎蓋用手指去按一下各條皮條,如果下陷程度超過 1 公分,那就需要調緊了,由於現代車子大多是前輪傳動車,引擎室機件太擠了,不太好調皮帶鬆緊度,大概只有請修理廠代勞了。

如果在油門踩重起步時,或是加大油門爬陡坡時,聽見引擎那邊傳來嗲嗲的聲音,那多半是引擎產生爆震敲缸了。我們可先去檢討一下所加的汽油有沒有不對勁?如果油品有問題,或是號數加錯了,汽油抗爆性過低,當然就容易引起爆震了。如果汽油無誤,那麼引擎會爆震的最大可能性就是引擎積炭所惹的禍,因為積炭使燃燒室變小了,引擎壓縮比於是就會變大,爆震也就容易產生了。是這個因素,要治本可進廠去清除引擎積炭,不想花錢花時間修引擎,那麼可去加油站換加高一號的汽油試看看,如果有效,就繼續加用。

如果行進間,聽見愛車底盤發出「摳隆、摳隆」的聲響,那有下列幾個可能性: 1 、是傳動軸的萬向接頭磨損鬆動了,可將車子頂起來檢查,如果發現傳動軸的橡膠防塵套破了又沾滿黑髒油漬的話,那就八九不離十了。 2 、是懸吊系統與底盤或車輪、或是彈簧與液壓避震器、或是防傾平衡桿與底盤等的連接處,都有塑膠襯墊來作緩衝減震,如果它們有鬆動或老化失去彈性了,就會有喀喀聲響發出來。要想消音,當然要作這些襯墊的更換了。

愛車朋友大家好!有一聽眾來信問說:我有一部進口車,公司說每 10000公里保養一次就可以,但外面的保養廠或好友都說最好 5000 公里保養一次,不知要聽何方?

好,現在由於合成機油品質和引擎技術的進步,有很多車廠都將換機油等的定期保養由 5000 公里延長到 10000 公里。這牽涉到保固責任,原廠當然對其產品有自信才敢這樣作,所以在一般正常用車狀況下每隔 10000 公里回廠保養一次是沒有問題的。

那麼在何種狀況下可提早 5000 公里就去作定保呢?我現在就來分析一下:

狀況一、如果你超級愛車,經濟狀況又許可的話,當然可在 5000 公里時,就去作換油保養,畢竟勤換機油可換得引擎長命,總是沒有錯的!這讓我想起報紙曾經報導說:有一輛國產的計程車連續開了 60 幾萬公里,從未作過 boring 大修,仍然跑得嚇嚇叫,記者問他如何辦到的?他回說很簡單就是勤換機油,原來他開不到 4000 公里就去給愛車換油了。

狀況二、如果你是飆車族,經常尬車,或是住在山區,老是爬陡坡走彎路的,那麼最好提早更換機油。這是因為你老是會猛踩油門,電腦會噴油過多,其結果就是燃燒不完全,多餘的汽油成分就會下漏到油底殼去稀釋機油,機油不夠黏,失去正常的潤滑功能,引擎也就容易磨損而短命了,因此必須提早將被稀釋掉的機油作更換。

狀況三、如果你車很少開,譬如說一個禮拜只開一次,或是一年下來車開還不到 5000 公里的,那麼作換油定保就不能看里程了,而必須依時間間隔了!道理很簡單,機油在引擎裏頭放久了是會變質的,所含的添加劑會逐漸失效,就會對引擎造成損傷,所以我們必須在機油變質前將機油更換掉。準則是每 5000 公里或 3 個月,或是 10000 公里或 6 個月,視原廠規定為依歸。譬如原廠規定 5000 公里或 3 個月的,你車很少開,就不能每 5000 公里,而必須每 3 個月進廠作保養了。而原廠規定 10000 公里或 6 個月的,當然最好每隔半年就進廠作定保了。

愛車朋友大家好!據警政署統計,公元 2000 年台灣地區共發生各類道路交通事故 165053 件,如果再加上和解私了的案件,那就更可觀了。由此可見,行車事故的發生是隨時都可能發生在你我身旁的。今天的節目時間我就來談談萬一不幸發生了車禍,該如何從容應對,以及如何保障自我的權益?

一、逃避不一定躲得過,面對不一定最難受,事情發生了,就去勇敢面對,肇事後絕不可逃逸或離開現場,否則將面臨消極殺人罪的刑事責任,因為致人死傷而逃逸者,是會被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雖說台灣人情冷漠,但還是有那麼多的人會見義勇為把你車號記下來,甚至還會騎車去追你,事實上是很難逃得掉的!我還必須提醒一點的是:來車與你車沒有接觸踫撞,並不代表你就沒有責任。舉例來說:你左轉未讓直行機車,結果他作緊急煞車失控傾倒溜滑過來,在你面前停止並沒有撞到你車,你看他好像沒有什麼傷,機車損壞也不嚴重,你就開車走了;到頭來,你可能會被告肇事逃逸,而且在作車禍鑑定時,你還會輸,被科以轉彎車未讓直行車的責任。

二、在現場一定要防止第二次事故的發生,不要忘了打開緊急閃燈,並且在離開事故地點適當距離,豎立反光三角板來警示來車。

三、如有人受傷,救人第一,電召 119 派救護車來進行搶救,要注意的是: 1 、絕不可用肇車車輛去載傷患就醫,以免被人非議。 2 、在救護之前,將傷者倒地位置,按人體曲線標記下來,以供警方繪製現場圖及未來車鑑之用。接著打 110 報警處理,再召保險公司前來協助。

四、無人傷亡之輕微擦撞,可在拍照或標記雙方車輛位置後,儘速將車移置到不妨礙交通的處所,如不標繪定位或移離車輛者,將會被警方開單告發。對輕微車禍,雙方可自行協調理賠事宜,如當場例願自行和解,可不必報警處理;如無法達成和解或需以保險理賠者,則一定要報警處理或去當地派出所報案,並且要在 5 日內通知保險公司。

愛車朋友大家好!在上次時間中我談了幾點萬一不幸發生了車禍,在現場如何應對,以及如何保障自我權益的注意事項,今天再來繼續談談萬一有人傷亡該如何處理?

一、保持鎮靜,先行救護傷者,等待警消人員或保險公司人員前來處理,暫不討論誰對誰錯,也不要輕易自承過失、作出全部賠償的承諾。責任部份留待警方蒐證作出初步分析,如有疑異或不服再申請肇事鑑定。

二、在現場你要做的就是保持現場完整,保留跡證,並儘量蒐集對你有利的証據愈多愈好。所以不要任意移動肇事車輛,像機車就讓它躺在路上不要搬離,並且設法標記所有車輛、人體、散落物位置,以及煞車胎痕、刮地痕等的長度,並提醒警察註記。當然有照相機最好,多拍幾張存證。說到這裏,我建議大家不妨去買一付防水腊筆放在車上,以備不時之需。標記機車位置很簡單,就是依其前後輪胎倒地位置畫兩個半圓,並在把手處畫一條直線來代表;汽車者則在前後左右四右個角落畫四個直角,並在兩前輪中間畫一個三角形來表示車頭方向;倒地的傷者則依其人體曲線描繪。

三、是註記所有妨礙行車動向及安全的障礙物,例如違規停車、放置不當的招牌等等,如認為違規停車與事故有關,則可請警方將其列為第三者。現在各地法院都有共識,對違規車輛致人肇事者,雖人不在現場,也要負起賠償責任。

四、作車禍鑑定最無解的就是處理在有紅綠燈的十字路口所發生的事故,雙方都咬對方闖紅燈,又沒有証據,最後只好以雙方都涉嫌違反號誌收場,讓真正是綠燈的當事人氣得要吐血。所以尋求目擊證人,並懇求作證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有人証,並在警方留下筆錄的話,那麼無論作事故鑑定或是到法院,你都可立於不敗之地了。

五、警方所作的筆錄及現場圖屬於正式的文書,你一定要仔細閱讀,確認筆錄及現場圖無誤後,方可簽名及蓋手印。否則一旦簽署,白紙黑字,你想反悔就百口莫辯太遲了。

愛車朋友大家好!今天的節目時間我要來回答聽眾朋友的問題: 我有一部 1.6 的自排車,已跑了 16 萬公里了,有個問題是現在平均 1000 公里會吃掉一罐機油,這是什麼原因,該如何處理呢?

好,如果愛車是歐洲進口車,尤其是高性能跑車或轎跑車的話,那麼平均 1000 公里會吃掉一罐機油,原廠可能會說不算離譜,但如果愛車是國產車或日本進口車,那麼平均 1000 公里會吃掉一罐機油就屬於非常嚴重的機油消耗了!我相信愛車行駛時,排氣尾管一定會冒出像小 50cc 二行程機車那樣的濃白煙或藍白濃煙,而且一定臭臭的很不好聞。 接著我來分析一下愛車嚴重吃機油的可能原因: 1 、引擎內部嚴重磨損,造成活塞與汽缸的間隙過大,機油就會從此間隙由油底殼鑽進燃燒室中去參加燃燒,不但浪費機油、降低馬力,也會造成空氣污染,這就是俗稱 “ 上機油 ” 的現象。要確定引擎吃機油是這個汽缸磨損的原因所造成的並不困難,可請師父量一下汽缸壓力看是否在允許標準範圍之內?如確定是汽缸磨損過度,要想解決問題的話,也唯有作搪缸大修或更換汽缸套了。

愛車嚴重吃機油第 2 個可能的原因就是俗稱 “ 下機油 ” 了,引擎汽缸頭上有好多進、排氣門,裝在導管內作上下的頂開關閉動作,如果導管襯套因氣門偏磨造成間隙過大,或是導管有破裂,或是油封失效,在汽缸頭內作潤滑進排氣門系統的機油就會下漏進燃燒室來參加燃燒。通常下機油的引擎也許其汽缸尚未嚴重磨損,所以車子開起來還不會感覺馬力不足,不過由於引擎熄火時,機油會不斷下漏進燃燒室,所以早上冷車起動時會有大量的濃煙排出,這種現象也可以幫助我們來懷疑引擎吃機油是否是下機油所惹的禍。是這個因素造成機油嚴重消耗的話,那麼就得更換氣門導管襯套、或換油封或作導管大修了。

以上是愛車嚴重吃機油兩個最可能的原因,此外尚有曲軸箱通風有問題或由於油封或墊片失效所引起的機油外漏,也可提醒師父作檢查。

愛車朋友大家好!今天的節目時間我要來回答聽眾的問題:我車上的冷氣沒有撥到最大位置,但總覺得冷氣壓縮機始終在作動,離合器都沒有跳開過,如果壓縮機一直在運轉的話,會是那個地方出了問題呢?

好,照理說冷氣開關未撥到底的時候,冷媒壓縮機那邊的電磁離合器是會有時搭上、有時脫離的,這樣才能維持冷氣所設定的溫度。如果冷媒壓縮機一直在運轉的話,那冷氣就會太冷了,而且風箱那邊也容易結冰,而妨礙到冷氣的正常吹出。

冷媒壓縮機的電磁離合器之所以能夠時離時合是靠繼電器開關控制的,當繼電器內小電流的線圈通電的時候,產生磁吸作用,會將一塊鐵片吸過來接觸大電流線路的兩個接頭,於是電瓶的電就可以流過來使得冷媒壓縮機的電磁離合器通電,產生電磁作用而接合,這樣冷媒壓縮機就可以被引擎以皮帶來帶動。一旦繼電器小電流線圈斷電了,磁吸力消失了,那塊鐵片就會被彈簧拉開,而脫離與大電流線頭的接觸,電磁離合器也就因而斷電,使離合器呈現分離狀態,冷媒壓縮機的皮帶也就會空轉,而壓縮機也就停止運作了。那麼繼電器小電流線圈的通電或斷電又是靠什麼東西控制的呢?以現代電腦噴射車而言,是靠溫度感應器和電腦來控制的。

瞭解了冷媒壓縮機的作動和控制原理之後,對愛車冷媒壓縮機離合器都沒有跳開過,壓縮機一直在運轉的毛病,就很容易來找病因了。一個可能性是壓縮機電磁離合器卡住了,在斷電時,彈簧無法將其拉離開,是這個問題,可能就得更換壓縮機了;另一個可能性是繼電器內部的鐵片卡住了,是這個問題,那就得更換繼電器了;另一個可能性是溫度感應器失靈,始終給電腦很熱的訊息,電腦就會一直開動冷媒壓縮機,是這個因素,當然就得更換溫度感應器了;如剛才所講的這些機件都 OK ,那麼最後要追的就是電腦對冷氣的自動控制是不是不靈了,這就須動用到電腦診斷器來找故障了。

愛車朋友大家好! 前幾天有一位聽眾朋友問道:裝用 GPS 倒底有何好處?台灣這麼小有裝置的必要嗎?

好,我想先來解釋什麼叫做 GPS ? GPS 是英文 Global Position System 三個字的簡寫,中文可以翻譯成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它是由美國國防部於 1970 年代開發,歷時 20 年,耗資 200 億美元,並於 1993 年向全球免費開放使用。這個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一共有 24 顆 GPS 衛星以 12 小時的週期環繞地球運行,使得我們任何時刻,在地球上的任意一點,都可以同時觀測到 4 顆以上的衛星。我們在地球上的位置可以用 x , y , z 的三維座標來表示,也就是代表經度、緯度和海拔高度;在數學上,三個未知數需要三個方程式才能解,所以車上 GPS 導航系統的天線必須同時去接收三顆人造衛星的訊號,這樣就可以構成三組 xyz 的距離公式,經電腦迅速的運算,解出 xyz 的值,也就得到車子所在位置的經度、緯度和海拔高度,再與電子地圖的比對,就可以在電子地圖螢幕上顯示定位點,而隨著最佳路線的指示,我們也就可以順利到達目的地,再也不會迷路了。

現代的車用 GPS 導航系統非常進步,不但地圖可作 3D 顯示、可作有聲導航,可作景點搜尋或道路搜尋,還可指示最短的路線和途徑。像我住在桃園龍潭,經常要到台北市,到一些常去的地方總是一成不變地走同樣的路線,自從一年前在車上裝用 GPS 之後,才發現我常走的熟悉路線是比較遠、比較浪費油錢和時間的。而且現在我到台灣每個角落,再也不需要像以前那樣,必須事先翻閱地圖集,花很多時間研究路線到底怎麼走?同時車用 GPS 系統也有「備忘地點登錄」功能,可以把你去過的地點儲存下來,等到下次你再去時,只要在備忘地點中找到點一下,即可執行自動導航,真的是很方便的。

台灣雖然不大,但還是有 319 鄉鎮,如果你也想帶著家小去遊山玩水、尋幽探勝的話,那麼 GPS 絕對是我們作長途開車旅遊的良伴!最近有車商推出促銷方案,買七人座休旅車就送 GPS ,大家有機會不妨可揀這種好康。

 

愛車朋友大家好! 今天的節目時間,我想來談談懸吊軟硬對車輛運動及性能的影響。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坐公車從小貓兩三隻到人變多擠沙丁魚的經驗,譬如說你從起站開始坐,一上車也許整輛車只有你和司機兩人,這時車子開起來會顛得比較厲害,等到乘客陸續上車擠爆公車的時候,你就會感覺車子開起來好像坐船一樣搖啊搖的。這就是因為公車懸吊系統是使用葉片彈簧的,它的剛性係數是無法調整的,以致在人少輕載的時候,彈簧就變得太硬,你就感覺車行比較顛,等到人多滿載的時候,彈簧又變得太軟了,你就會感覺車行如坐船搖來搖去了。

再者,不知道你有沒有觀察過你家機車後輪懸吊的圈狀彈簧?彈簧的上半部比較緊密,下半部比較?鬆,比較?鬆的部份代表比較小的剛性係數,也就是比較軟,你一個人騎車的時候,它是主要的減震工具;等到後座載人的時候,彈簧寬鬆的下半部就會被壓實,而與緊密的上半部,共同來擔任重載的減震任務。這真是非常聰明的設計,很簡單地就可讓彈簧可以提供兩段的剛性係數,使得機車無論在輕載、滿載都可以得到良好的乘坐舒適性。

相信你也聽說過一些改裝車為了提升起步的加速性能,就將原車的懸吊拆換成比較硬的彈簧或避震器,這樣做的目的是在車子緊急起步時,車輪往前的衝力可以較快速地經由懸吊系統傳達到底盤,車子就可以早一點衝出起始點。

一般汽車懸吊的彈簧剛性係數都是無法調整的,難免就會有我剛講的那些缺點。所以歐、美、日一些高級的轎車就將懸吊系統設計成可調整式,有的是避震器阻尼大小可調式,有的是彈簧位置高低可調式。很慶幸地,現在有的國產車種也迎頭趕上了,配備有電子三段可調式的懸吊系統,避震器可依照實際路況和車主駕馭需求,做軟 (S) 、中 (M) 、硬 (H) 三種調整選擇,不但能兼顧操控性及舒適性,更能增添駕車的樂趣,大家買新車時,不妨也可以將這種新設計列入考慮!

 

愛車朋友大家好! 不知道愛車上有沒有配備有空氣囊?是單、是雙、還是多個空氣囊? 20 多年前空氣囊第一次在汽車上出現的時候是單個裝在方向盤上的,它只用來保護駕駛人的頭部、胸部,在車子正面踫撞時,避免胸或頭去撞到方向盤或擋風玻璃,也可避免安全帶過於拉伸造成胸腹的勒傷。由於右前座的乘客也需要保護,於是就發展出位於置物箱上方的大方形的空氣囊,這就是現在主流的雙前座空氣囊。接著由於要保護遭側撞時對身體的傷害,又發展出雙前座側邊空氣囊以及前後座簾式頭部空氣囊。

後來又發現在許多正面的撞擊車禍中,前座駕駛及乘客頭、胸沒有事,雙腿卻撞斷了,或者有的人滑出安全帶的束縛,也脫離了空氣囊的保護,頭胸去撞到方向機柱或儀錶板台的下緣。於是膝部空氣囊也就應運而生了,它裝在方向盤下方或右前座置物箱下方,在車子猛烈撞擊下,它與其上方的空氣囊一齊爆開,這樣頭、胸及腿部都可以得到保護了,同時膝部空氣囊也可頂住膝蓋,讓人體不會下滑,脫離安全帶的束縛。

由以上的說明,車上配備空氣囊愈多,對我們身體的保護就愈週全,我們的行車安全就愈有保障。奉勸大家:如果經濟狀況許可的話,為了行車安全,不妨選擇多個空氣囊的車種,尤其是配備有膝部空氣囊的車子。

空氣囊蹦開來的瞬間速度大約有 200 公里,因此它雖救了我們的命,也往往有打傷我們的可能性。如何才能避免空氣囊對我們的傷害呢?有下面幾點建議給大家參考:

1 、上車後一定要繫上安全帶。 2 、不可靠方向盤或置物箱太近:右前座可儘量往後移,駕駛座則可先調整前後距離到右腳可以確實踩緊煞車踏板,接著雙手握在方向盤 2 點及 10 點鐘的方位,然後調整椅背的後傾度,到雙手可以撐直為止,這樣你的頭胸就不會靠方向盤太近了。 3 、右前座空氣囊面板上不可置放任何東西,以免空氣囊蹦開時,它們成了飛鏢。 4 、嬰兒或幼兒安全座椅不可放在右前座。

 

愛車朋友大家好!今天的節目時間我 要 來 回答聽眾問題:我有一部老車,曾發生漏水過熱,使得引擎汽缸頭破裂,修理廠換了一個舊品。最近發現引擎加速時會產生尖銳像漏氣的聲音,經檢測結果,師父說無法再調整點火正時了。另一家修理廠則說引擎已有積碳且產生爆震,這部車為本人第二部車,平時很少開,其它性能尚佳,丟掉可惜。請問車博士能否提供建議 ?

好,愛車引擎加速時會產生尖銳像漏氣的聲音,一個可能性是汽缸頭漏氣的聲音,也許是上次更換汽缸頭時未更換汽缸床墊,或是在裝上新的汽缸床墊時沒有將黏著面作得很平整,以致汽缸頭上緊後,仍有漏氣的間隙。如果引擎加速的尖叫聲只發生在油門重踩時,那麼極可能就是爆震敲缸的聲音。引擎會產生爆震的原因很多,點火正時過遲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所謂點火正時指的是火星塞跳出火花的正確時刻,而這個點火正時是須隨轉速增高作提前調整的,假如提前得不夠、過遲的話,那引擎也就容易產生爆震敲缸了。現代電腦噴射車的點火正時跟噴油一樣,是由電腦來管控的,不再像以前可以用轉動分電盤來調整,如果師父說無法再調整點火正時,那麼要解決問題是比較麻煩困難的。但假如是像另一家修理廠說的是引擎已有積炭而產生爆震的,那還比較好辦,你可以請師父清除引擎內部及進氣管路的積炭,也可以換加高一號的汽油試試看,例如原廠規定加 95 的,你可換加 98 的,不過如原廠規定加 98 汽油的,那也就沒有辦法了。

至於你說有兩部車,這輛車平時很少開,其它性能尚佳,丟掉可惜,要如何取捨呢?愛車與我們在一起消磨蠻長的時間,我們對愛車總有一分難捨的感情;但車子少開,反而是容易出毛病的,而車子老了,就須經常更換老化掉的零件,如果車齡已達 10 年以上,每半年都要作車檢一次的,我建議還是將它報廢、或報請停止使用、或把它賣掉,來省燃料費及牌照稅,更可省卻保養修車及年檢的煩惱。

 

愛車朋友大家好!今天的節目時間我 要 來 回答聽眾問題:我是跑業務的,每天開著車子東奔西跑的,因為停車時間不長,但還是得把引擎熄火,請問如果停車次數一多,會不會對引擎造成傷害?

好,前一陣子,報載環保署有意對在原地不動超過三分鐘引擎不熄火的汽車要科以重罰,引起輿論譁然,而不了了之。其實環保署的作為,並不是他們獨創發明的,這是全世界為了減低二氧化碳溫室效應及節省能源,正在流行的“反怠速運動”。所謂怠速指的是你不踩油門踏板時的引擎轉速,一般轎車大約是在 7~800 轉左右。由於引擎要帶動發電機、水泵浦、冷媒壓縮機及動力方向機,為了在這麼低的轉速還能維持引擎的平穩運轉,原廠都會將怠速的空燃比調得比較濃,而且也必須作引擎的提速控制,因此怠速時是蠻耗油的,據日本的經驗數據:小轎車怠速 10 分鐘大約要耗油 140cc ;同時汽油比較濃的結果就會造成燃燒比較不完全,這樣不但會形成引擎內部及進氣管路的積炭,也會產生嚴重的空氣污染。

再者沒有燃燒完全的汽油成分累積在汽缸中,除了會破壞汽缸壁上的機油膜之外,也會下漏進油底殼中去逐漸稀釋機油,如此一來,就會使機油潤滑的功能愈來愈下降,那麼引擎機件也就容易過度磨損而短命了。一些公務車或老闆座車的引擎之所以提早去作大修,多半是部屬停等吹冷氣,讓引擎長時間作怠速運轉所惹的禍。

你說跑業務,停車時間不長,但還是得把引擎熄火,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習慣,因為既可環保、省油又可保護引擎。我經常在百貨公司、車站、醫院前,看到排班的計程車運將滿頭大汗用推車的方式往前移動,真得是蠻感動的。你所關切的停車次數一多,會不會對引擎造成傷害?我認為是不用顧慮,唯一影響較重的機件是起動馬達,因為停車次數多,打起動馬達去發動引擎次數就會多。不過假如愛車調得很好發動,一打馬達引擎馬上就可應聲發動,那也沒有多大影響了!

 

愛車朋友大家好!今天的節目時間我 要 來 回答聽眾問題:我開的是公司的手排貨車,最近發現有個問題就是起步時排 2 檔,要換 3 檔時很難換檔,高速行駛時由 4 檔降到 3 檔也很難排進檔,為什麼第 3 檔老是吃不進去,是不是檔位有問題?這與離合器壓板有無關係?

好,我先來分析手排車換檔困難的幾個原因: 1 、是從變速箱到排檔桿這邊有一些的連動機構,如果這部份的機件有點彎曲,或是連動關節處有黃油乾掉、潤滑不良的話,就會造成排檔困難。如果是這個因素,會比較好解決,你自己也可以檢查一下,從排檔桿下面把橡皮套撥開,或是把車子頂起來,到底盤下面變速箱位置,找到換檔連桿裝置,仔細觀察這些軸承或是關節的地方,有沒有潤滑不良、或是連桿有彎曲變形的情形,再想辦法來把它糾正。

手排車換檔困難第 2 個可能原因就是變速箱內部機件發生病變了,例如 2 、 3 、 4 檔的換檔撥叉及同步器,如果有磨損鬆動、造成同步器失效的話,就會使得排檔困難。所謂同步器指的是變速箱的輸出主軸的轉速可以與各檔齒輪轉速逐漸趨於相近而同步一齊運轉的機件。我曾開過二次世界大戰的美軍軍用卡車,由於其手排變速箱是原始的直齒輪,沒有同步器的設計,排檔時必須 double clutch ,否則無法順利降檔。譬如說你要從 4 檔降到 3 檔位,你必須先踩一次離合器,將檔從 4 檔位排到空檔位,接著要踩油門踏板加空油,然後再踩一次離合器將檔自空檔推至 3 檔位。在空檔加空油的目的,就是要讓 3 檔位上下的 2 個齒輪的轉速趨於相近而得到容易嚙合。開老卡車真的是需要技術的,因為加空油踩下油門的程度要視當時的車速,車速高油門就要踩得深,車速慢油門就可踩得淺,如何拿捏就完全要靠經驗了。你說不管升或降到第 3 檔老是吃不進去,我研判極可能就是第 3 檔的同步器有損壞或故障了。要想解決問題,唯有拆解手排變速箱來更換 3 檔同步器,或是去更換變速箱了。

 

愛車朋友大家好!今天的節目時間我 要 來 回答聽眾問題:我開的是公司的手排貨車,最近發現有個問題就是起步時排 2 檔,要換 3 檔時很難換檔,高速行駛時由 4 檔降到 3 檔也很難排進檔,為什麼第 3 檔老是吃不進去,是不是檔位有問題?這與離合器壓板有無關係?

好,我先來分析手排車換檔困難的幾個原因: 1 、是從變速箱到排檔桿這邊有一些的連動機構,如果這部份的機件有點彎曲,或是連動關節處有黃油乾掉、潤滑不良的話,就會造成排檔困難。如果是這個因素,會比較好解決,你自己也可以檢查一下,從排檔桿下面把橡皮套撥開,或是把車子頂起來,到底盤下面變速箱位置,找到換檔連桿裝置,仔細觀察這些軸承或是關節的地方,有沒有潤滑不良、或是連桿有彎曲變形的情形,再想辦法來把它糾正。

手排車換檔困難第 2 個可能原因就是變速箱內部機件發生病變了,例如 2 、 3 、 4 檔的換檔撥叉及同步器,如果有磨損鬆動、造成同步器失效的話,就會使得排檔困難。所謂同步器指的是變速箱的輸出主軸的轉速可以與各檔齒輪轉速逐漸趨於相近而同步一齊運轉的機件。我曾開過二次世界大戰的美軍軍用卡車,由於其手排變速箱是原始的直齒輪,沒有同步器的設計,排檔時必須 double clutch ,否則無法順利降檔。譬如說你要從 4 檔降到 3 檔位,你必須先踩一次離合器,將檔從 4 檔位排到空檔位,接著要踩油門踏板加空油,然後再踩一次離合器將檔自空檔推至 3 檔位。在空檔加空油的目的,就是要讓 3 檔位上下的 2 個齒輪的轉速趨於相近而得到容易嚙合。開老卡車真的是需要技術的,因為加空油踩下油門的程度要視當時的車速,車速高油門就要踩得深,車速慢油門就可踩得淺,如何拿捏就完全要靠經驗了。你說不管升或降到第 3 檔老是吃不進去,我研判極可能就是第 3 檔的同步器有損壞或故障了。要想解決問題,唯有拆解手排變速箱來更換 3 檔同步器,或是去更換變速箱了。

 

愛車朋友大家好! 過了端午節,台灣的夏季就正式來臨了,今天的節目時間我就來談談愛車在夏季常會發生的毛病以及預防之道。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受到愛車的性能表現在冬天是比在夏天來得好的。台灣冬夏的氣溫大約差到 20 多度,在冬天加起油門來,你會感覺到引擎比較順、馬力比較強,而且引擎比較不容易出問題,相反地,在夏天開起車來會感覺到加速軟綿綿的,也會比較耗油,引擎和冷氣也會比較容易發生故障,這主要就是夏天溫度高的關係。

接著我來分析一下愛車在夏天容易發生那些毛病?我們又該如何來作預防? 1 、高速行車時,愛車的胎溫會升得比較高,如果輪胎胎質強度不夠,就容易發生爆胎,引起行車危險性;所以在夏季來臨前,我們應該去檢查一下胎紋溝的深度,如果已磨得相當薄,雖然尚未到底薄到 0.16 公分,最好就當機立斷更換新胎。另外檢查一下輪胎有無異常磨損?胎肚子上是否滿佈小裂紋?狀況不良的輪胎都應該換新,這就是所謂的未雨綢繆的預防保養。 2 、夏天氣溫高,我們又開足冷氣,引擎的溫度會變得比較高,會使機油和自排油的潤滑效果下降,加在油中的添加劑也容易變質,為了保護引擎和自排的機件,在夏天應該縮短換油的里程,譬如說機油每 5000 公里更換的,也許可考慮提早到 4000 公里作更換。

3 、夏天引擎室內溫度高,會加速橡膠件及塑膠製品的老化及劣化,所以我們最好在夏季來臨時打開引擎蓋,仔細觀察一下各條軟管、塑膠管、電線皮、以及橡皮襯墊等,看看有沒有龜裂紋或彎折或硬化的現象,如果有,最好予以更新。

4 、在夏天機油、自排油、冷卻水等的消耗量會變得比較大,如果油量不足、水不夠,會惡性循環,引擎溫度會變得更高,它們的消耗量也會變得愈大。因此我們應不時打開引擎蓋,抽出機油尺、自排油尺來看油量是否充足,同時也觀察一下副水箱的水量是否足夠?發現不足即應立刻加足之,如此引擎溫度才能保持正常。

 

愛車朋友大家好! 在上次的節目中,我談了一些愛車在夏季常會發生的毛病以及預防之道。現在再來作些補充: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愛車左右前車門的車窗都有三角小窗的設計,但卻打不開,其實這扉三角窗是有歷史淵源的,話說在 40 、 50 年代的古早汽車是沒有配備冷氣的,為了讓冷風在行車時能夠灌進車廂,就在左右前窗設計了可以打開的小三角窗,車子開動後,高速的自然風就可以經三角窗的轉折吹進車廂,讓車內的乘客涼爽起來。由奢入儉難,現在我們在夏天開車最苦惱的事,莫過於冷氣竟然罷工,讓車廂變成烤箱,熱得我們七葷八素,汗如雨下的。愛車冷氣系統和其他機件一樣在損壞故障之前總是有些蛛絲馬跡的,我現在就來教大家幾招,作一些簡單的檢查來發現冷氣可能會有問題的先兆:

1 、對冷氣冷度是否正常的觀察:引擎發動後,開上冷氣,風速調到中度,然後插一隻溫度計進入中央出風口,等 15 分鐘,如果發現溫度高於 8 度 C ,那麼冷氣就有問題,須送廠檢修了。

2 、對冷媒有無漏失的觀察:冷媒壓縮機上有一進一出的低壓管和高壓管,循著這兩根管線檢查有無黑髒油漬,有的話,那就有可能漏冷媒了。另外是引擎發動開上冷氣後,觀察黑干仔的玻璃視窗,如果發現有大量的泡泡出現,那也是冷媒有漏的跡象。

3 、對冷媒壓縮機是否失常的觀察:引擎發動,將冷氣開至最冷位置,然後去看壓縮機的電磁離合器是否在接合狀態?如果發現皮帶空轉,那就表示電磁離合器故障了,可先參考車主手冊找到空調系統的保險絲,看是否燒斷了?如燒斷,更新之就可解決問題。如果發現電磁離合器結合正常,但皮帶有尖叫聲,那就是皮帶過鬆打滑的聲音,就得予以調緊糾正。

4 、對風箱蒸發器溫度感應開關是否失靈的觀察:這個溫度感應器如果故障,就會使得冷媒壓縮機一直工作不停,那麼蒸發器溫度過低,葉片就會結冰,出風口就會吹出白煙,風量也會減小了。

現在許多國內車廠也都會在夏天舉辦冷氣健診活動,愛車的朋友也可以撥空請廠商幫你免費檢查一下冷氣系統。 好,今天我就談到這裡,我們下次再見。

 

疑問 1 :買車到底要不要安全氣囊,我戴眼鏡 , 會不會反而危險?

由於空氣囊蹦開來造成駕駛人或右前座乘客受傷的事件時有所聞,也許很多車主心中對空氣囊會有所恐懼和疑慮;事實上天下沒有萬全的產品,只要其正面功能遠大於負面的就值得我們信賴和繼續使用。在美國 1987~2003 年的 16 年間,前座空氣囊已經拯救了 13,967 條性命,當然也有不少人因空氣囊的作動而受傷甚至死亡,但瑕不掩瑜,美國政府強制小轎車安裝空氣囊的命令並未解除,只是要求汽車廠商去作研發改進。為了我們生命安全能夠多一份的保障,空氣囊絕對值是愛車上必備的安全護具。

至於戴眼鏡開車的朋友擔心當空氣囊蹦開來的時候會不會造成眼睛的傷害?答案是可能的,如果你的頭部太靠近方向盤,而所戴眼鏡又是玻璃鏡片的,空氣囊的擠壓是有可能會將鏡片碰破而傷及眼睛的。不過如果你戴的是安全鏡片或塑膠製的鏡片,而一上車就扣好安全帶,又能與方向盤又能保持安全距離的話,那倒不用太擔心, 如果愛車又配備有主動預束式安全帶,那就更沒問題了。

疑問 2 :為什麼除了前座氣囊及側邊氣簾之外,還要配備膝部空氣囊才算理想、才算完備?

根據美國車禍事故統計,膝部受傷比率高達 53.3% ,而由中央大學的研究報告也顯示:我國前座駕駛及乘客的主要受傷部位大幅集中於頭部與下肢。事實上,在很多正面的撞擊車禍中,前座駕駛或乘客的頭、胸因受到安全帶及空氣囊的保護,往往沒有大礙,而雙腿卻撞斷,或受到車頭變形的擠壓而夾傷了;如果此時有膝部空氣囊作動來作緩衝保護的話,雙腳就可以保住了。奉勸大家買車時要把安全配備擺第一,打從買新車開始就要買一部安全配備比較齊全的車子,空氣囊愈多,對我們的安全保障就愈大,除了前座氣囊可防正撞及側邊氣簾可防側撞之外,現在已經有國產車廠將膝部氣囊作為標準配備,提供車主更完整的安全保護。

 

接受